汽车运用工程教学大纲 | ||||||||||||||||||||||||||||||||||||
(四年制本科 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专业用)
长 安 大 学 汽车学院交通运输系 2001年8月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汽车运用工程》是四年制本科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汽车运用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如何有效的使用车辆,以较低的消耗充分发挥汽车的使用性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以及毕业后从事汽车技术使用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汽车运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本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应进行一定时间的汽车构造、生产实习。在教学中,除学习汽车使用的各种性能理论外,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加强实验课的现场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使用性能试验方法、汽车合理使用和汽车检测的基本技能。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常用专用车辆和装卸机械工作装置的结构特点和使用特点。 3.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有数理统计、机械原理与设计、电子学与电子技术、汽车结构、内燃机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三、课程内容 1.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① 国内外汽车运输现状和发展状况 ②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 ③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汽车使用条件及使用性能指标 第一节 汽车使用条件 第二节 汽车运行工况 第三节 汽车使用性能指标 第二章 汽车动力性 第一节 汽车行驶阻力 第二节 汽车驱动系统 第三节 汽车动力性分析 第四节 汽车行驶附着条件 第三章 汽车使用经济性 第一节 汽车燃料经济性 第二节 提高汽车使用燃料经济性的途径和技术 第四章 汽车行驶安全性 第一节 汽车制动性 第二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 第三节 汽车被动安全性 第五章 汽车的公害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汽车的噪声 第六章 汽车的通过性及平顺性 第一节 汽车的通过性 第二节 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第七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第一节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第二节 汽车在低温条件的使用 第三节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 第四节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 第八章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第一节 汽车技术状况与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 第二节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原因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 第九章 汽车诊断 第一节 汽车诊断概述 第二节 汽车诊断参数 第三节 汽车诊断设备原理 第四节 汽车检测站 第五节 汽车诊断技术展望 第十章 汽车使用寿命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汽车使用寿命评价指标 第三节 更新理论 第四节 更新时刻确定 2.课外作业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课后各布置作业一次;每章结束后均布置课后复习题。 3.实验课 实验一:汽车使用性能试验 实验二:汽车检测、诊断实验 实验三:汽车运行工况实验 4.集中实习安排 结合学生生产实习进行。 | ||||||||||||||||||||||||||||||||||||